產學研結合即產業、學校、科研機構相互配合,發揮各自優勢,形成強大的研究、開發、生產一體化的先進系統并在運行過程中體現出綜合優勢。
智能電網建設是一項長期的、復雜的系統工程,它涵蓋了政府、裝備和服務供應商、科研機構等多個方面,只有各個利益相關方凝聚共識,增強合力,建立起協調互動、和諧共贏的合作機制,才能共同推進智能電網的良好發展。智能電網關系到國家能源布局及能源安全。它將從技術、產品、產業鏈等方面全面推進電力電工產業體系創新,提升電力電工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、技術引領能力和設備制造能力。
技術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基礎和引擎。在基礎性技術方面,加強對基礎材料、先進復合材料、電子元器件、高端通用芯片等技術的研究,是電網實現智能化的基礎,是保證智能電網安全可靠的基礎支撐;在先進適用技術方面,智能電網具有信息化、自動化和互動化特征,需要全面提高電網運行的可控、能控、在控能力,需要推動包括信息通信、電力電子、物聯網、云計算、超導、儲能等一系列先進適用技術及裝備在電力系統的應用;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,智能電網要建設堅強的骨干網架,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發展綠色電力,提高電能質量,滿足多元化的用電需求,需要促進發電、輸電、變電、配電、用電、調度等環節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發展。
技術創新依賴于國內外教育界、科技界的研究成果。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,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子、新機制,是加快企業與高校、科研院所對接,提高企業創新能力,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經。
雷科電氣集團,緊跟時代科技步伐,與全國著名的科研院校如重慶大學確立戰略伙伴關系,進行全方位、多領域的合作。合作領域涉及智能電網、建筑設計、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能源、節能減排以及房地產管理等。共同成立“重慶建筑節能評價研發中心”。建筑節能為人類提供健康、舒適的生活空間的同時,減少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、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,強調從整體將建筑作為地球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。未來,我們將繼續以產學研合作為平臺,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,促進創新成果商品化、產業化、國際化為目標,融合產業界、教育界、科技界、學術界、金融界成果。并將產學研合作作為招商引資的平臺。
2012年雷科電氣將在江津雙福園區建立完善的“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”。基地組建以后,將堅持以人為本,注重合作院校人員科創新研究、團隊協作和生產實踐等綜合素質的培養,讓他們成為具有高水平研發能力和熟練操作技能的復合型人才,為國家技術創新提供雄厚的力量。基地的這種理念將得到合作雙方的認同,將有更多的科技力量積極熱情的投入到基地的建設中,使基地在創新人才培養和技術成果轉化上均取得突出成績,達到基地建設的目的,實現合作雙方雙贏。